4月2日,2018年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”工作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召开,教育部相关领导、教育专家及“拔尖计划”试点高校相关负责人等就“拔尖计划”2.0版实施方案和“拔尖计划”10周年工作进行探讨与总结。据介绍,“拔尖计划”2.0版将在定位上强化使命驱动,实现文理学科全覆盖,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计算机五个学科基础上,增加天文学、地质学、地理学、大气科学、海洋科学、基础医学、基础药学、心理学、力学等学科;增加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。
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顾问、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名誉院长施春风在讲话中指出,人才总是各具特色的,不能用单一的数字来衡量人才,识别拔尖人才应该因人而异。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及大学来构建良好的后天环境,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,需要做的是减少学生的社会压力,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发展兴趣爱好,鼓励学生质疑和跳出思维定势,给予年轻人更多探索和实验的空间,鼓励他们表达自我。对于社会来说,需要做的事是淡化统一性,强调个性,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展开交流,鼓励年轻人与教师和前辈展开理智的对话,做到尊师重道。
施春风教授介绍国际背景下拔尖人才培养 杨天鹏 摄
(文章来源: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网)